欢迎来到深圳市中川实业有限公司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手机版
偏光片
首选供应商
为客户提供裁切、磨边、贴片、销售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
138 2524 9092
网站首页
常规偏光片
IPS偏光片
TV偏光片
EWV偏光片
特殊偏光片
防眩片
抗刮片
VA片
防窥片
复合偏光片
增亮片
半透片
特白片
反射片
膜材光学材料
保护膜(偏光片)
离型膜
相位差膜
OCA膜
偏光片介绍
偏光片原理
偏光片结构
偏光片分类
偏光片属性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每日新闻
联系Mildtrans
联系我们
关于中川
招贤纳士
资质荣誉
提交询价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每日新闻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联系人:
陈先生
手机:
86-138-2524-9092
电话:
86-0755-3369-2168
邮件:
Leping@mtscreen.com
邮政编码:
518109
网址:
http://www.pol-supplier.com
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华荣路395号联建科技工业园2号楼6楼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查看详情
行业新闻
偏光片市场现状深度分析
来源:
深圳市中川实业有限公司
日期:
2019-04-11 16:48:37
点击:
10062
属于:
行业新闻
偏光片市场现状深度分析
用于OLED显示器的偏光片所用的的TAC膜将由COP膜代替。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大公司一直在研究中国偏光片及其光学薄膜材料。
深纺A:计划引进Nitto Denko技术,建设宽度为2500mm,年产量为3200万平方米的偏光片生产线。
合肥三立谱:宽1330mm偏光片生产线开始投产
实达集团:成都偏光片项目启动
深圳兴飞:投资100亿元启动西部第一家偏光片超级工厂
诚美材:对于一些面板制造商,价格上涨5-10%
相比之下,国外媒体报道LG化学有意出售中国的偏光片业务。
中国主要的偏光片业务项目
资本继续进入偏光片行业的推动力之一是缺乏供应偏光片的新国内显示器产能逐渐增加到世界首次攀升。随着中国显示器面板产能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1000亿元的新显示器市场。该市场的产值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然而,
在偏光片生产能力需求的表面繁荣下,国内偏光片的全球份额不到10%,而主要的光学薄膜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的现实。
作为液晶显示模块的重要材料,偏光片占整个液晶模块成本的约10%。然而,它也是液晶模块技术定位最困难的领域之一。
由于中国偏光片的生产能力较小以及对进口的依赖,显示器面板制造商需要承担更高的进口偏光片成本和低本地化率。没有办法提供供应链的本地化以降低成本。这是过去几年的显示面板。企业利润高低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显示器制造商吸引更多巨头投资偏光片及其材料行业,这迫使中国偏光片的本地化进行改善,但另一方面,它暴露了该行业的各种问题 - 中国的偏光片附加价值低,偏光片公司的利润并不理想,由于上游光学薄膜的复杂性,当“显示无处不在”成为资本的响亮口号时,偏光片,尤其是背后的光学薄膜,仍然很少被问到。
中国大多数偏光片公司仍然“弱势”
新的国内显示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市场对偏光片及其光学薄膜的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部副主任吴胜武在一次会议上表示,2017年,中国的显示面板公司占全球显示器行业的35%,占收入和营业利润的24%,2018年在中国大陆,显示器行业将超过3000亿元。
“就像消费电子行业的所有发展规则都类似,偏光片必须得到巨大显示器面板容量的支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行业高管表示。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偏光片行业也随着各自显示器面板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国内显示器行业的发展也刺激了对偏光片和光学膜材料的需求。
在需求的推动下,国内偏光片行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中小型LCD偏光片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 “过去,偏光片基本上依赖国外进口,但国内显示器面板产业的生产能力却在迅速增长。生产线,特别是高代生产线和OLED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国内需求产生了需求,近年来这么多公司。开始进入偏光片领域及其光学薄膜材料,“这位资深人士表示。
过去,
偏光片
行业主要依赖从日本,韩国和台湾的进口。中国仅有的两家偏光片公司生产能力较小。
2017年之前,国内偏光片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不到5%。 。在过去三年中,国内显示器面板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偏光片更加受到产业链和资本的关注,也推动了偏光片企业迅速扩大的势头。
用于偏光片的光学膜材料的定位也得到改善。三立光谱有限公司董事王志阳在接受机构投资者的采访时表示,“TAC薄膜是黑白偏光镜的关键原材料,已被Lekai批量使用。该公司增加了对韩国,台湾和中国供应商的采购,增加了替代供应商,并积极提高原材料的国产化率。“
然而,虽然显示器制造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国偏光片行业的进步,但该行业仍然面临着主要原材料光学薄膜资源的严重短缺。
许多显示器行业消息人士称,仍有少数国内公司可以批量供应偏光片。
深圳市中川实业
作为一家专业的
偏光片供应
商
,持续供应大量的偏光片,成品片,大片裁切,从5.0寸到65.0寸的
IPS偏光片
、
TV偏光片
、
EWV偏光片
都有供应,种类齐全。欢迎来电咨询。“还有一些新进入的偏光片公司已经引进了国外生产技术,或者仅仅是后处理和供需。”
据相关统计,2018年全球偏光片生产能力约为7.27亿平方米,而中国大陆偏光片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5000万平方米,仅占全球产能的7%。中国的显示屏生产能力约占全球的40%。
同时,用于偏光片的TAC薄膜和PVA薄膜仍主要依赖进口。即使在可以生产TAC薄膜和PVA薄膜的国内公司中,所使用的基膜也基本上是进口的。
偏光片原料仍然被忽略
根据研究报告,偏光片行业的竞争格局集中,前三大供应商LG Chem,Nitto和Sumitomo的份额超过65%。 三利谱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购买TAC和PVA薄膜(偏光片生产企业的主要原材料)主要取决于日本公司的供应。根据显示统计数据,日本富士薄膜占据了TAC薄膜的主要市场份额,日本可乐丽占据了PVA薄膜的主要市场份额。
据统计,日本富士胶片和柯尼卡美能达TAC薄膜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70%和20%,约占全球TAC薄膜市场的90%,而日本可乐丽则占据PVA膜的市场份额约为65%。
原材料资源的缺乏导致TAC薄膜,PVA薄膜和其他光学薄膜在国内偏光片行业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0%。由于汇率变动,每年损失的利润不是小数。
原材料资源不足也反映在中国这些光学薄膜中使用的高质量基膜材料中。专门研究OCA专用离型膜和偏振片专用离型膜的东莞鼎力薄膜有限公司董事黄道平告诉New MaterialsOnline®,鼎力目前的离型膜基本上是由日本东丽的产品制成的。总的来说,它没有关闭。
新纶科技还公开表示,TAC和其他光学薄膜的基膜生产和涂层存在明显的技术障碍。基膜的生产涉及许多领域,例如制膜和树脂合成,这是困难的,并且基本上仍然是韩国公司垄断。
TAC膜全球市场格局
“业内许多人只看到了偏光片的生产。事实上,偏光片行业是一个全流程的产业链。可靠的偏光片范围从高质量的基膜到高质量的PAV膜和TAC膜到高质量的偏光片。这一过程,虽然国内偏光镜公司的国内原材料产量非常低,“经纪分析师表示。
在中国,由于原材料国产化不足,批次质量不够稳定,技术不够成熟,国内偏光片企业可以创造的附加值非常有限,价格难以提高。
根据2018年两个主要偏光片制造商三利谱和深纺织A(盛博光电)的半年度报告,在2018年上半年,三利谱偏光片业务的毛利率为20.69%,深纺织A偏光片业务的毛利率仅为6.45%。
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日元和美元兑人民币升值。 Sanlipu和Shengbo Optoelectronics偏光镜使用大部分原材料进口。购买以日元和美元结算,导致材料成本上升和汇兑损失增加。 。
业内一些人将偏光片行业描述为地基沙化行业。
国内偏光片行业的困境也已经传递给显示器面板制造商。对于显示面板制造商而言,使用更多国产优质原材料是核心竞争力。包括偏光片的显示材料在国内生产较少,并且通常附有质量。价值低的问题导致了中国显示面板制造商成本高,竞争力低的现实。
工业和资本
电子行业分析师张健认为,无论是材料还是设备,行业上游的投资机会都可以培育成相对较大的公司,例如具有相对较高成本的LCD,例如偏光镜。
偏光片行业是一个高科技和高投入的行业。它要求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上游的原料光学薄膜资源,实现稳定供应,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近年来,与显示器市场需求更紧密结合的三星SDI和LG化学等大型显示器面板公司已开始投资在中国建设新的偏光片生产线。然而,更多的偏光镜公司和光学薄膜公司已经建立完整的偏光镜产业链的能力仍然局限于投资偏光片行业的某一部分。
2018年8月14日晚,深纺织A宣布,该公司计划通过引进日本偏光片公司日东电工的领先超宽偏光片生产技术,建造宽度为2500mm,速度为35m / min的产品。 TFT-LCD的偏光片生产线是以年产3200万平方米的TFT-LCD偏光片生产的。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9.6亿元。
东旭光电控股子有限公司子公司无锡旭友投资的两条偏光片后处理生产线于2017年6月30日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1000万平方米。无锡旭友也是东旭光电与住友化学的合资企业,住友化学是世界三大偏光片巨头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仅是偏光片的后处理,其关键生产设备和光学薄膜材料仍需进口。
幸运的是,能够按照一定标准提供稳定批量供应的TAC薄膜和PVA薄膜的国内公司正在兴起。新纶科技副总裁兼秘书长高翔表示,新纶科技常州三期TAC薄膜光学薄膜项目的前两条生产线已于2018年11月投产,其余三条生产线预计将投入生产。今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
同时,皖维高新2018年PVA薄膜的生产能力有望达到500万平方米。
然而,随着OLED显示器市场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用于OLED显示器的偏光片的TAC膜将被COP膜取代。
目前,市场上已批量生产的非TAC保护膜具有PET,COP,PMMA等材料。其中,COP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温性和耐候性而有望取代TAC薄膜,以实现特定的光学效应并降低成本。为提高产品可靠性,新型非TAC薄膜保护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调查结果,2017年偏光片原料中非TAC薄膜的比例为28%,预计到2021年将上升至41%。
2017年主要面板制造商的非TAC薄膜应用比例
“在OLED的偏光片中,TAC逐渐被COP和PMMA等光学薄膜取代。苹果的所有偏光片都使用COP薄膜。”高翔表示,新纶科技常州三期光学薄膜项目的主要产品包括COP薄膜目前正在进行客户认证过程。
偏光片行业的许多人都期望有更多资金进入偏光镜及其光学薄膜行业,从而促进了国内产业链的发展。
趋势和规律:我们需要做大做强,然后逐步国产化高端显示产业链技术。
标签:
偏光片
TAC膜
PVA膜
上一:
没有了
下一:
玻璃偏光片的工业应用及见解